6月19日消息,近日,多地傳出以舊換新“國補”暫停或調整的消息,讓不少準備換新家電、手機的消費者措手不及,但實際情況是國家對“國補”的支持并未停止,反而正在有序推進。
據人民財訊報道,國家相關主管部門針對“國補”下一步計劃作出回應,明確表示今年國家安排了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用于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截至目前,國家已向地方下達共計1620億元資金,剩余資金也將有序下發,這無疑為消費者和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官方還透露,2025年的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將全年實施,有關部門正積極指導地方平穩有序使用“國補”資金,力求推動政策發揮更大效能,讓更多消費者受益。
回顧今年,1月20日手機、平板等數碼產品國家補貼已在全國各地陸續上線。政策規定,個人消費者購買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的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3類數碼產品,可享受購新補貼。每人每類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比例為減去生產、流通環節及移動運營商所有優惠后最終銷售價格的15%,且每件最高不超過500元。
從實際數據來看,該政策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5月22日,已有4884.8萬名消費者購買手機等數碼產品5148.3萬件,帶動銷售1432.6億元。這一成績不僅證明了消費者對“國補”政策的積極響應,也凸顯了政策在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方面的重要作用。
面對多地此前傳出的“國補”暫停或調整消息,國家相關主管部門此次的回應無疑為消費者和市場吃下了一顆定心丸。隨著剩余資金的陸續下發,以及2025年全年實施政策的明確,未來消費者在以舊換新、購買數碼產品等方面將有更多機會享受到政策帶來的實惠。